福州欣翔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
CHINESE|ENGLISH

0591-83954444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新闻链接

建立长效机制推进集成电路产业

发布时间:2014-07-16 11:24:45浏览次数:57

  当前,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,给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,也为实现赶超提供了难得机遇。国家发布的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推进纲要》),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和企业在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,对于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,实现跨越发展是长期有效的支撑。
  我国IC企业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:一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,差距明显。受西方国家对集成电路技术出口限制的制约,我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始终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2个技术节点。即便是作为较为成熟的优势产业封测业,目前国内封测企业的高端封装产品份额所占比重极低,前三大内资封测企业CSP、WLP、TSV等高端封装技术的产品销售也只占企业总体销售的20%之多。装备、材料企业的产业化配套基本停留在低端产品上,高端、关键封测装备及材料仍基本依赖进口。
  二是企业规模体量不大,突显民族资本弱小。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中无论是芯片制造业还是封测业企业的体量不大,突显民族资本相对弱小。以中芯国际为例,其年销售收入仅相当于台积电的1/10,其与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格罗方德的营收差距也在扩大。 在封测业,我国内资封测业前三大企业长电科技、通富微电、天水华天3家销售收入加起来还不到日月光集团的一半。
  三是产业高端人才相对缺乏。高端人才缺乏,特别是集成电路软硬件兼备和系统高档设计人才缺口较大;集成电路市场营销人员和高档管理人才和团队匮乏,没有形成真正的人才聚集;产学用研虽有进歩但总体仍浮于表面。
  四是产业环境有待改善。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,一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;一线员工流动性大,严重影响生产流程的稳定性;企业税费负担过重,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;员工及研发成本持续上升,使企业盈利下滑,后期投入不足,发展艰难;产品同质化压价恶性竞争频发,知识产权缺乏保护;与集成电路产业特点相适应的政策及落实配套实施细则不完善,使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缺乏动力。
  五是体制上的缺陷,造成内资企业相对落后。由于各地政府互相攀比,给地给政策吸引外资来华建厂投资。让某些外资企业享受着超国民的优惠政策,而这些企业只为其国外的母公司做代工服务,大量挤占了我国集成电路市场,其实对我国本土的集成电路产业贡献不大,这使得我国内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受伤不少,发展空间受制,投入得不到相应扶持,技术水平得不到相应提高,持续创新能力薄弱。
  六是国内部份企业舍不得放权,在宁做“鸡头”不做“凤尾”传统思想的影响下,这些企业形成了强烈的“权力情结”。宁可在若干个同质产品上挤得“头破血流”,也很少看到有企业通过“先退后进”的方式来整合资源,以资本的纽带联合重组,从而达到做强做大的目标。
  当前,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,给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,也为实现赶超提供了难得机遇。国家发布的政策纲要,立足了长效机制的建立。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,强化顶层设计,统筹协调各方资源。确立了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的主线;突出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,使其成为创新的主体,产业发展的主动力,突出了“芯片设计-芯片制造-封装测试-装备与材料”全产业链布局,协同发展;提出了2015年、2020年和2030年三个阶段的产业发展目标;明确了“需求牵引、创新驱动、软硬结合、重点突破、开放发展”五项基本原则。其中,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和企业在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,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,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。这非但是历史性的突破,而且遵循了产业规律,符合了IC产业发展特点,对于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,实现跨越发展也是长期有效的支撑。
(From:欣翔威电子)